筆者在任職的九太音響公司中,每年都會舉辦內部教育訓練。而教育訓練的課程中,Output Port及其他理論課程都會談到很多功率、音壓、距離間的關係,也會提及dB-Gain與dB-Lose的計算式。 最近花了些時間,把我自己常用的相關運算公式、在Excel上做成自動轉換、計算的表格,提供給公司同事來使用,應該對系統規劃上會很有幫助。 這個表格主要是讓使用者粗略估算某個場地、在某個預定應用下、所需要的喇叭數量。 這個表格的概觀如下圖: 使用者需要輸入的欄位只有綠色的欄位、共五個。黃色的欄位是表格的公式自動計算、帶出來的結果,供參考。而我們要的是紅色方框、紅色的數字結果、需要的喇叭數量! 假想我們在一個場地、或是要規劃一個演出場地,已知手頭的喇叭型號,但不確定需要多少數量。套用表格公式,讓你快速得出一個可參考的數量,再去進行其他的規劃、音場模擬、或進一步的調整。 所以步驟如下: 1. 在主喇叭、Sub型號欄位輸入要準備的喇叭,如HDL20A、SUB8006AS。這部分筆者也在表格最左下方列出目前公式內已經套用的、可供計算的喇叭型號: 輸入的欄位,筆者也設計成下拉選單的方式,以便表格自動去搜尋、帶出下方的喇叭參數,並自動計算。 2. 接著預想一個在場地內的量測位置、輸入該位置離主喇叭的大約距離,假定是50米。輸入主喇叭的距離就可以,公式會自動套用到Sub處,並假設主喇叭與Sub擺放的位置是相同的(舞台左右擺放)。 3. 最後輸入在該量測位置你預期的音壓大小,假定主喇叭是110dB。這樣公式便會自動幫你計算,你需要8支HDL20A、左右各4支。表格最右下方還有一張不同應用的建議音壓需求,可以讓你在輸入預期音壓時,根據你將面臨的應用來做一個參考。這僅是我自己的經驗值,你當然可以依你的想法來輸入數據。 4. 再輸入該位置預期的SUB音壓大小,這欄位先建議你以主喇叭多+3dB來做啟始值(用來補償人耳對低頻的較低靈敏度)。所以輸入113dB。公式得出你需要4支8006AS,左右各2支。 5. 在表格下方會再加計主喇叭與Sub的預估總音壓,由於我們所輸入預期音壓,Sub能量比主喇叭大一倍,所以加總的音壓只會多一點點而已。 這個自動計算表格好處是,你可以放在筆電、手機內,只要有Excel程式在,你便可以在一分鐘內得出需要的喇叭大略數量來,再依據實際需求去調整。非常方便。 關於預想的量測位置,通常會建議你以代表意義最大的場地中央來設定。當然你也可以用場地末端來當成量測位置,像是希望整個場地都在你希望的音壓值之上。 當然地,這個自動計算表格的結果主要是提供你一個參考值,與實際的系統成果自然會有誤差值,我們知道,系統實際上到了現場安裝,有太多太多的可能變數了,像喇叭本身的差異、Line Array喇叭間的夾角、喇叭間的增益/抵銷效應、吊掛的高度、室內的殘響產生音壓增益等,但至少數據是有理論依據的,免得你憑空猜測、想破頭。 我曾在Ease Focus3上執行模擬,求取其可能誤差值。以剛剛的計算為例。 • 在軟體上開一個100x50米的場地,吊掛HDL20A x4在舞台兩側、高度8米、Sub8006ASx2落地在舞台兩側 • 在場地中央50m處設立一個量測點。這邊可進一步調整,因為主喇叭吊掛8米,當然你也可以運用三角函數去求取喇叭實際上離量測點的距離,不過我們就簡單的用50米來代表。 • 主喇叭吊掛後,使用無喇叭間夾角、Array中心軸線朝向量測點的方式投射。理論上這樣能量會聚集往量測點位置。 • 依我們計算結果,我們預期主喇叭投射到量測點這裡的音壓是110dB,而Ease Focus在只開左右主喇叭、計算出來的結果,量測點是112.2dB。由於Excel的公式計算是採四捨五入到整數(我們總不能吊掛4.3支喇叭吧)、加上喇叭左右擺放的距離(目前兩側喇叭相距24米)也會影響交集到量測點的能量,所以我覺得這個2.2dB差異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另外,我們預期SUB投射到量測點這裡的音壓是113dB,而Ease Focus只開左右Sub各兩支。一樣地,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主喇叭我使用boradband全頻來計算投射能量,但Sub當然不會這樣。Sub會過分頻、限制其作動頻段。根據其GLL喇叭參數檔的計算,SUB8006最大的能量出現在63Hz位置,我們可以抓63Hz中心的1/3oct頻寬(這樣會是56~71Hz,最大能量處)來分析,Ease Focus計算出來的結果,量測點是114dB。或我們抓63Hz中心的1oct頻寬(這樣會是45~89Hz,比較趨近Sub的作動頻段)來分析,Ease Focus計算出來的結果,量測點是117.3dB。 不管採那個頻段分析,與表格公式計算誤差大約在1~4dB左右。一樣的,Excel的公式計算是採四捨五入到整數、還有喇叭左右擺放的距離會影響交集到量測點的能量,還有一個重點,我們在上Line Array課程時有提及,越低的頻率在疊加喇叭時越容易累積能量、超過> +3dB的理論值,而這個計算公式僅是本於基本理論來計算,所以低頻方面的計算誤差會稍大。 強調一點,這個公式是以基本理論來計算,如果我們左右擺放喇叭的位置越往中央靠,喇叭疊加時越低的頻率越容易累積能量的現象會越明顯、Line Array的一些原理也越來越可套用上,相對地,實際成果與表格計算值間的誤差也會加大。 假定我們同樣使用8支HDL20A、但是集中在一串、吊掛在中央,在同樣的吊掛、投射方式下,50米外的量測點音壓會上升到113.3dB,比左右吊掛再多1.2dB出來。 下圖是我在Android手機上執行的情形,當然你也可能得出像這樣的、所需數量是奇數的現象。這時就依你實際的需求去調整吧! Humphrey T

在筆者任職的九太音響,Yamaha的DXR15、DXS15是我們常用的喇叭系統,外出的機率相當高。但這樣的喇叭系統擺放好後,你會習慣性量測、發掘問題來解決嗎? 如果你找時間針對這兩個喇叭去做量測,相信結果會讓你驚訝,原來這兩支喇叭在交集頻率帶上的相位差異問題、絕對需要我們做delay補償來解決的。 筆者使用近距離的貼地量測方式,盡可能在環境最佳、直射音絕對宰制的條件來求取兩支喇叭的基本參數。亦即是量測兩支喇叭在盡可能無反射音干擾下的正常聲波投射類型。 下圖是兩支喇叭的基礎量測。綠色曲線是DXR15、藍色曲線是Sub DXS15。 系統使用Lake LM做為電子分音系統,設定24dB/oct、分頻點80Hz的Filter。 從Phase曲線可以看到,明顯的兩條曲線在約52Hz到125Hz頻率帶,會有120°到230°不等的Phase差異。 如果透過公式計算,可以得知phase差異大於120°的兩個波型、能量疊加時其實得不到增易、並會開始不增反減。如下圖,綠色、藍色兩個能量相同波型以120°的phase差異疊合,得到的能量增易是0dB(紅色波型)、與原本單一波型能量相同。 而且在80Hz附近,兩者的phase誤差甚至來到180°左右,對於能量是抵銷、完全不利的情形。 雖然電子分音的分頻點也剛好80Hz,但即使我們改變分頻點、移高到90Hz,重新量測的phase曲線有些改變,不過仍舊在十字標的80Hz左右產生180° phase差異。 這種不利的狀態下,讓兩者能量Sum時,產生如下圖的能量不增反減,深紅色曲線是疊加後的結果,在十字標80Hz頻率附近產生最大抵銷,讓Sub在此處的能量還比原本減少3dB以上。 我們將原本量測的相位曲線,抓80.6Hz位置,圖上可以得出兩者phase差異184.4°,加以計算後,約為6.19ms的phase時間差,將之補償到到達時間稍快的DXR15的迴路上。 再重新量測,delay補償後、DXR15的phase曲線,可以看到DXR15的淺綠色phase曲線在十字標80Hz左右完全貼合到DXS15的藍色曲線上,而且一路到140Hz左右、兩者的phase誤差都維持在60°內,對於交集頻率帶的能量疊加,兩者回到正向有利的狀態。 再量測Sum的曲線,深紅色為delay補償後的疊加曲線,我們把能量要回來了! 由於80Hz附近的頻率帶phase曲線完全貼合,所以可以看到十字標的80Hz附近,能量疊加維持穩定飽滿的狀態。 由於頻率交集區能量一來一往差異達6dB,因此聽覺上非常清楚,比較delay補償前後,聽起來就像Sub多擺了一支呢。 Yamaha DXS是屬於Band Pass類型的超低音設計,我們聽到的聲音其實都不是直射音,而是箱體反射多次後的聲響,好處是音壓增大,但延遲是其中一個附帶缺點。 使用這種設計的Sub喇叭,現場量測上就需要特別注意。 如果搭配像DXR喇叭一起使用、一旦產生足以抵銷能量的相位誤差,不做適當補償就會讓能量平白無故地損耗掉,消失在空間裡了。 原廠手冊上沒提到上述這些兩者一起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吧? Humphrey T

趁年底剛好有同行想要一台入門級處理器的機會,筆者任職的公司九太把原有Yamaha MTX3處理掉、換購一台再高階的處理器:QSC Core110f。藉此文將個人到目前為止的經驗,分享給各位。 大部分同業對於QSC品牌的印象應該是業界知名的擴大器、喇叭、小型數位混音座的製造商,是吧?的確,這幾個產品類別QSC是很有名,但大家比較不熟悉的可能有幾個: 1. QSC在1981年即開始OEM Dolby實驗室的擴大器,進而踏入電影院的市場。在業界來說,非常早就在電影院市場奠下基礎。 2. 1992年即開始發展自家的網路Audio平台,1996年成為網路Audio先驅的CobraNet第一家授權生產商。 3. 2006年延攬了CobraNet的研發團隊,並在2009年推出Q-SYS這個Audio / Video / Control三合一的網路通訊協定,在ProAV領域訂立里程碑。 4. 2015年推出處理器系統Core110f與會議室整合系統。 雖然QSC在處理器的發展比較晚,不過因為他們在網路AV、控制整合上擁有的良好基礎搭配下,這幾年進展非常快速。個人對於QSC的處理器算是滿期待的。 筆者在這幾年陸續通過、並拿到QSC的兩張系統設計國際證照,因此在一確認九太會採購他們家的處理器後,便著手開始做系統的規劃,試著把九太做外場時在處理器上可能的運用需求、在Core110f上模擬出來,也好與其他同事共同討論修飾。 首先簡單瞭解一下Core110f與九太原本的處理器的異同處。 第一眼印象應該是Core110f像是Lake LM與DME24的綜合體,是吧? 的確,Core110f具有Lake獨特的FIR線性相位分頻處理、與DME的客製化迴路架構。 Core110f其實在輸出入迴路上更加彈性,類比輸出入標配是8 + 8,但是因為多了一組所謂的Flex I/O 8迴路,可以指定為輸入或輸出,所以暫時先假定具有12 + 12的類比輸出入吧! 另外還配置有8 + 8的Dante迴路,對於需要的輸出系統處理配置上相信會更靈活。 如果把Flex I/O全設定成輸出的話,Core110f可以進行16類比 + 8 Dante、共24路輸出的處理! 如下圖,Core110f輸出入配置的是小的Euro Block裸線接頭,跟Yamaha MTX3用的不同。 Core110f雖然與DME同樣是客製化的迴路架構,但處理器運算法則應該是與DME不同掛的。舉例,DME24無法使用64x64的Matrix Mixer、但可以開啟3組32x32的Matrix,系統資源會佔掉86%。 而Core110f上可以開啟到128x128的Matrix,佔掉資源69%,筆者相信,單純以處理能力來說,Core110f是勝出許多的。 而且DME的運算法則無法執行FIR模式、因此需要另外添購FIR的運算器擴充卡(不便宜)才能執行,在Core110f上直接就可以進行。 唯一可惜的是,Core110f僅支援到24bit / 48kHz,無法像DME或Lake LM一樣達96kHz。 對比Lake LM,Core110f同樣具有Linear Phase的FIR Filter,也同樣有Lake的Raise-Cosine與類似Mesa 的非對稱式運算PEQ可使用,當然也有All-Pass-Filter與自動迴授抑制功能的Notch Feedback Filter。 DME上絕大部分的處理元件在Core110f上都能找到類似功能的元件,而Core110f還具有很多特殊功能的元件,這邊僅談一些與外場執行上較相關的部分 : Time Code產生與讀取元件,可以搭配Program、燈光、視訊連動控制使用 A或C加權的SPL / LEQ表頭,如果搭配多支量測Mic輸入,在控場時直接可以監控每個點的音壓變化。 True Peak或RMS的表頭,這在一般數位混音座上比較少見。尤其使用RMS表頭,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瞭解系統的平均能量。 甚至,Core110f還擁有LKFS的響度表頭,對於執行OB、直播錄存等情形、需要搭配各種節目播出系統的需求時,可以有更客觀的參考。 多軌的USB Audio播放元件,最多可以開啟兩組USB audio的元件、各8個CH,讓電腦接上USB線、可以擁有16個CH直通Core110f,如果Program的電腦在Core110f旁,一條USB線就搞定多軌的Program訊號播放,而且這個USB audio的驅動程式內建在Core110f上、電腦不用另外安裝,隨插即用。 另外,Core110f內建有約1.5G的記憶體,可以直接將歌曲檔透過電腦上傳到記憶體內,如下圖,還可以用資料夾方式、編排不同播放清單來管理,在執行外場時、播放一些常用的歌曲、開場襯底音樂等更加容易。 Core110f還內建有執行外場常用的標準雙通道量測元件。即使元件的功能僅是入門款,搭配剛剛提到的A或C加權的SPL / LEQ表頭,在外場的監控上也滿不錯的。 使用過DME系統設計、看了下圖應該會很熟悉,的確,Core110f也是使用各種功能元件、加上元件間的配線來完成整個系統的設計。比較特殊的是,Core110f具有所謂的信號標籤與多軌Snake Cable的配接方式。 上圖的紅色方框就是信號標籤,每個端點註記標籤後,對應端點就直接從標籤清單中挑選想要的信號即可連結,中間不用再配線,概念有點像無線傳輸系統的傳送器與接收器概念。右側紅色原框就是Snake Cable、多個端點匯總成一個大端點、再以單一線路連接出去即可。同樣也可再註記上標籤,用“無線傳輸”方式連接到對應端點。整個系統設計圖面上會更清楚、更易編排。 Core110f還具備有很方便的HoverMon刺探式監聽功能。如下圖,只要把滑鼠指標指到想監聽的端點位置、會即時出現該端點的小頻譜,在進行系統除錯、監控時真的非常方便,即時抓出信號在那個路徑位置出了錯,或是如下圖,即時瞭解過了這個分頻處理元件後,信號是否被處理妥善了。 收到機器的前三天,筆者也做了無數次系統規劃模擬測試,希望在外場上手操控時,能先有一個基礎架構出來,再慢慢在實做中修改出最終版本來。筆者將九太常用的系統架構分類成三種:LRFS輸入/走傳統分頻方式輸出、LRFS輸入/走線性分頻加多個Sub Array控制迴路、特殊用途8 in/8out系統。 基本上是把每種架構理想的處理方式全部做成一個大系統、這樣使用上就不需要每次Load檔案。原本的理想是希望每個處理路徑上都配置類似Lake的Mesa PEQ,不過,這種在Core110f上稱之為FlatTop PEQ的元件很耗資源、就算僅在主要通路上配上這種元件後,整個系統會把Core110f的系統資源操到96%。因此筆者改成僅在系統Main迴路上使用FlatTop PEQ、Sub系統就用傳統PEQ處理。留一點系統資源做日後系統修改預備。 Core110f的元件種類遠比DME24N來的廣泛,由於QSC的專屬網路Q-SYS是個Audio / Video / Control三合一的網路架構,因此它還擁有視訊處理的元件、還有很多控制功能的元件。像下圖,Core110f背板具有HDMI端子,以及標準有線電話端子,如果有Call-In的需求,這個功能或許能應用上。 還有像下圖這個在最近加入的新元件Time-Line時間軸,可以事先編排、在接收到Timecode時、系統要如何因應(何時切換Snapshot、播放什麼歌曲、音量如何變化等)。 Core110f對筆者而言,是個全新的處理器領域,不僅是因為多了更多、更廣的元件,它還具備了在Yamaha處理器上、或甚至大部分業界的處理器所沒有的領域,就是邏輯控制功能。大部分的處理器上無法執行像“IF………… , Then Go…………..”的邏輯判斷處理。筆者曾經在DME-N上做過幾個工程系統的設計、執行簡單邏輯判斷的功能,但那是用自己編排的數個Audio元件硬湊出來的,很陽春的簡單判斷而已。 Core110f上可以用兩種程式語言來寫想要執行的功能,讓這種邏輯控制變成可行。 一種是Blcok Controller用非常多種已編寫好的指令方塊、自己編排組成想要的功能。 如果很習慣寫程式的人,便可以直接使用第二種的Lua指令程式,來編寫自己想要的功能。 透過這兩種方式,讓處理器的設計規劃方向變得非常靈活。 Core110f的使用者控制介面設計也是個人滿欣賞的,它是目前筆者知道的處理器系統、唯一具備如同PhotoShop美編軟體多Layer概念的介面設計系統。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疊層來讓使用者控制介面變的更直觀、好用。 下圖是筆者在幾年前考QSC的國際認證期間、利用疊層來設計的一個餐廳空間分割/合併的控制介面。 不過,上述的程式編寫與使用者控制介面設計功能,在Core110f上是需要另外付費的,但至少在設計上可以有更多樣的選擇來完成案件規劃。 來談談筆者這次規劃的內容: Core110f的系統規劃可以採用獨立頁面的方式來區隔不同的系統架構,因此筆者把三個不同的系統操控架構放在個別的頁面裡,再將系統總成的輸出處理、最後輸出的處理、與輸入/輸出配置部分放在最後三頁,所以打開設計檔會看到如下圖6個頁面。 操控頁面分別是: LRFS走線性分頻輸出控制頁面 LRFS走傳統分頻輸出控制頁面 特殊用途控制頁面 基本上三者的頁面編排都近似,左邊上面是迴路區塊、輸出入表頭控制,左邊下方是場景控制與OSC測試訊號控制,右邊則是三個量測用大圖形,包括Mag /相位量測圖、現場音壓SPL量測、LEQ長時音壓量測圖等。 要調整某個迴路端點的參數,直接雙點該元件即可打開控制畫面,筆者還設計了兩個訊號探棒如下圖一的紅虛線框處,分別是量測通道探棒(紅色)與參考通道探棒(綠色),如果點開整串Array的FlatTop PEQ、修飾EQ參數,並把量測通道探棒置放在遠端喇叭輸出迴路上,如下圖二 ,接著便可以在量測圖上看到探棒放置的端點的信號之Magnitude差異曲線與相位曲線的態勢,如下圖三。 探棒可以方便我們偵測迴路上任意端點的訊號狀態,而且直接連結量測功能整合一起,相當靈活。 兩個探棒可以隨意偵測任兩個端點的信號,如下圖一,即可隨時比對信號經過兩個端點、將之間變化顯示在量測圖上,如下圖二。 量測區還附上了現場SPL量測與長時LEQ量測,如上圖右側,這個部分,筆者預設了量測Mic的通道,在Flex I/O的第一迴路接上量測Mic、便可以即時把數據顯示於此。 這個部分在現場監控應該是相當方便的功能吧。 如果將來有需要,可以試著多放幾個音壓量測元件、配合多支量測Mic,就可隨時偵測現場多個點即時與長時的音壓變化。 相信Core110f應用在Live現場或是在工程系統上,應該都會是不錯的訊號處理系統。 各位認為呢? Humphrey T

2005 整整10年前 ​AVID (or Digidesign) 推出了 "Venue" Venue 的D show or ProFile,可以說是32 bit ProTools 的Live 版本 但從ProTool 11開始,64 位元架構的系統汰換了之前的工作環境 新的HDX 跟錄音室的S6 控制台的延續發展 AVID 於2015 四月發表給Live Sound 用的S6L 上ㄧ代的AVID 數位 live 混音台系統由 “控制台Dshow/profile” + “引擎 Mix/Foh rack” +”進出通道 I/O Stage Rack” 組合 新的S6L 系統也類似 但組合模式提供更靈活的選項 控制界面有三種選擇 S6L-32D ,S6L-24D.跟S6L-24 差異是觸控螢幕跟控制旋鈕的多寡 每個控制台都具有8個analogue I/Os,8個AES/EBU digital I/Os 兩組耳機 jacks AVB 的Ethernet port,USBs,DVI-D..... 處理引擎有兩種選項 E6L-192 跟E6L-144 差異在處理 input chs 跟plugins 插件的處理數量 跟Matrix routing 的多寡 8個PCIe 可以選項插卡 選配的插卡有AVB Ethernet ,MADI.Thunderbolt 跟HDX 新的 I/O rack Stage64 最多可以處理64 ins & 32 outs @48/96 KHz 可插12張 每張以8ch 為單位的類比或數位I/O 卡 或是以16ch 為單位的ANO A-Net 卡 跟DNT192 的Dante 卡 Stage 64 I/O Rack 都內建 Dual MADI out 可以把64個inputs 獨立輸出 有word clock I/O 跟其他數位器材同步串聯 雙電源供應 跟ㄧ個用來檢查輸入訊號的耳機監聽jack 雖然還沒真的接觸S6L 從外觀上來看 Faders 跟OLED 觸控螢幕 應該是Studio 版S6 的延續 質感跟前代的D show or Profile 過於塑膠的觸覺差很多 依S6 或S3L 的高貴價格來猜 恐怕也會反應在S6L 從處理引擎結構上看 64位元的HDX卡跟AAX 插件處理是值得期待的表現 處理速度變快跟大量匯流資料的環境將提供比前代32位元多了很多優勢 壞處是TDM時代的32位元插件的汰換 數位調音台的成功與否 除了聲音要好 更需要穩定的操作表現 Protools 11 開始使用AAX 插件 使用者介面跟新的運算功能表現 都大幅領先舊的32位元插件 plugin 大廠們除了忙著更新讓以前TDM or Native 32位元插件能在64位元的運算中繼續使用 也都開始針對64 bit 的AAX DSP 版本開始提供新插件 HDX 插卡在protools 的latency 可達0.7ms 這樣的數據對需要”即時”跟”Low Latency “的live 數位調音台 是很有幫助的 除了正式上路後的穩定性需要市場檢驗 AVID S6L 的發表 想必會加速未來更多 AAX DSP的產品開發 此外AVID 的網路音頻格式主要支持AVB 這對於將來的網路音頻格式也添加了變數 隱藏版的S3LX 的iPad control 雖然沒發表 我想等2015 第3季 S6L正式上市時 應該也會供應下載搭配S6L 使用 沒道理S3LX 能用.. S6L 不行 對吧

Aviom的A360個人監聽控制器,功能強、直覺化的介面,一直是樂手、業界的首選個人監聽系統。A360也已經是九太在外場或彩排室的監聽主力系統。我們也一直在觀察A360一個幫助樂手操控的外掛功能--A360 Display,讓樂手可以透過iPhone的app來監看A360各CH間的設定。 其實在兩年前的美國Infocomm展會上,我就曾經看過Aviom的工作人員展示過這個app的試用版本,讓人眼睛一亮。只是等了很長的時間,終於在最近看到app上架了。 A360 display app的使用需要藉由D800分配器來連結無線AP,才能將連在D800上的8台A360的資訊,透過無線AP傳遞給樂手的iPhone來顯示。 而所使用的D800、A360全部都需要升級到最新的韌體版本,於是乎,我捲起袖子,把家裡所有的A360、D800全部一字排開,花一個下午時間把這些備份、升級的事情解決掉。 再來就是app需要在iOS7以上的iPhone上執行,安裝好app、安排好無線AP,再來就只要在app上進行基本設定就可以了。整個Wifi系統可以支援到四台D800分配器,而每台D800可以控制多達8台的A360。樂手可以依自己所操控的A360的配接路徑,在app上直接指定要連接到哪台D800上的哪台A360。配對完成後,便可以直接在iPhone上看到所連接的A360上的設定。 包括各CH的音量、Pan、Tone、Reverb以及力度表頭等的顯示頁面可供選用,方便樂手直接進行監看,而且app上還會對應同步匡選到樂手在A360所指定的CH,非常方便。 A360操控時可以針對個別CH進行調控,但無法得知各CH間的相關平衡位置,這個Display的app恰恰可以補足這個部分。 目前九太的Aviom A360系統全部具備提供這個Display輔助顯示的功能,所以下次來NineTai Studio彩排或在外場使用我們家的A360,記得一定要把iPhone帶著,享受一下更方便、更清楚的個人監聽操控吧!

1
2


音場系統(6)
PA器材介紹(7)
Mixing Console(8)
業界動態(29)
數位音頻網路(4)
Power User(4)
Old School Things(1)
彩排技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