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改名為L-Acoustics、到今年剛好30年的這家業界著名的Line Array先驅品牌,最近有幾篇專訪其創辦人的報導,筆者將其整理、編譯成這篇報導文,讓各位同好一起來探訪Christian Heil對於PA系統的一些觀點。 L-Acoustics的Founder 主修粒子物理學、博士學位的Christian,在80年代初期還未遇到那位改變他一生的Engineer前,從未想過自己的未來會轉移到Audio的世界。 80年代初期在一個已經忘了是什麼性質的宴會上,Christian遇上這位Engineer,相談下開啟了新的視野,當下就決定轉移跑道、一個他覺得遠比粒子物理學更有趣的Audio領域。 他開始在車庫與房間試著製作各種喇叭,過程中犯了數個錯誤,也讓他理解到他需要以全新的角度來進入這個領域研究。 1984年九月、在他完成博士學位的三年後,他創立了與原本修習領域全然不同的兩人公司 --他與他老婆 -- C. Heil TEA (L-Acoustics的前身)。 公司初期製作小型的、手工製為主的喇叭系統,10年後慢慢在國內建立不錯的名聲,員工也擴張到10人、100人。 他能夠成為Line Array的先驅絕不是一朝一夕得來,而是經年累月的苦心研究、藉由他原本學習背景的學識、透過科學觀察驗證,鑽研出光學與聲波的理論,應用在聲音的再製與傳導設計上,進而開拓出業界的新標準來。 在80年代時期,業界使用兩個概念來應用在喇叭系統上,就是分開堆疊高、中、低音的單體與音箱,再想辦法結合起來以獲致全頻率、高音壓的聲音再製。Christian覺得工程浩大但效果不如預期,應該還有更好的方式來進行,他的想法就是直接用擁有高、中、低單元的箱體直接堆疊。 一開始的實驗並不如預期,疊加出的效果,低頻的部份較容易,但不受控制,中頻還不錯,到僅能控制效果到一定的高頻,超過後的頻率便一團糟。然而,信號源的合併、疊加效果在雷射或是光學的領域則是理想的多,因此Christian便朝向這個領域來進行更多的研究。 他了解,必須充分理解到各個頻率間如何能完美的結合,才能達到整合的效應。 除此外另外還有一個困難課題就是,如何導入到市場上並說服使用者。 可以說,將V-DOSC線陣系統推向市場的任務,遠比想像的還更具挑戰性。與大多數市場一樣,讓人們遠離久經考驗的習慣做法、並讓他們擁抱全新的未知領域是艱鉅的,尤其是對Christian Heil和他新建立的喇叭品牌,這件事就變得更加的困難。 Christian花了七年的時間,讓V-Dosc、讓WST的技術成為眾人眼中的標準。 一開始他們從市場買入喇叭單體、組裝、賣入到市場裡。慢慢地,與其他的技術整合也變成是必要的,比如懸吊系統機件。 要知道的是,市場初期沒有喇叭廠商在設計自家喇叭的懸吊機件,多半是委由其他特定的公司來操刀,但L-Acoustics必須跳脫這個現成思維。 設計了V-Dosc,伴隨著的特殊、專屬的懸吊機件就變成是必須親自設計製作了。 問到Christian是否曾預期到會此舉會如此成功、業界一致追隨這個技術導向嗎? 沒有。他原本相信業界可能會有其他不同的技術、概念。 但很顯然的,Line Array的概念說服了許許多多的同業,雖然在某些領域可能仍有不同的聲音,但總體而言,整個產業似乎非常樂見這個趨勢的到臨。 目今,Immersive沈浸式音場、物件導向式聲音系統已經存在業界多年了,但最近一年半更是被熱烈討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對於Christian而言,L-ISA,所謂的Immersive Hyperreal Sound的可能性是無止盡的。 L-ISA或是其他類似的技術,核心概念就是要把喇叭系統擺回到舞台中央,回到它們原本就應該在的位置。 一旦你有機會可以在舞台中央位置使用喇叭系統,信號可以透過這些Array系統,完整重現出舞台上面所產生的種種聲響。這也等同於對Engineer、對藝人、或是對製作團隊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但是要能夠真正地接納這個概念,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要能夠允許喇叭系統穿越過整個舞台正面,這是目前真正困難的地方,也是接下來最具挑戰性的一件事。 Christian也承認,初期在絕大多數的搖滾、流行演出活動上,L-ISA是不容易被接收的,這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被市場接收這個概念額外帶來的系統複雜性。 另外的挑戰是,聲音是與燈光、視訊互動的,所以除非表演藝人能認同聲音與音樂是最重要的,這個L-ISA技術才能真正應用在各種表演舞台。Christian認為未來或許僅有5-10%的演出能接受Immersive的音場表現方式,其餘90%還是會維持LR左右音場的傳統表現方式,因為聲音仍舊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這是下一階段的挑戰,要說服其他90%的表演至少需要再15年的時間。 Christian強調Immersive與Hyperreal的差異,整個概念重要的是你如何重現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作為、演出,你必須要把聲音連結到表演者身上,建立一層所謂的親密關係。這其實無關於Immersive,我們稱之為Hyperreal超真實音場,因為我們希望追求的,就是演出者的真實聲音,而Immersive則是讓整個表現再加分。 除了L-ISA系統外,Christian仍舊全力著手於L-Acoustics產品的研發。如同汽車工業一樣,不會在每次推出新車就是徹頭徹尾的大改款,PA工業的產品通常會延續個十多年,以便出租業不用花大錢一直投資、追著新產品跑。目前的新研發方向是Array Processing,讓涵蓋的觀眾區音場能得到更好的改善。業界的挑戰通常來自於產業的競爭,這就像是PA業界適者生存的效應,驅使同業不斷向前,這也是同業競爭有趣的地方。 Chirstian在2018年底的Prosound News歐洲版的專訪中,特別提到,他覺得使用左右配置的喇叭系統基本上就是錯誤,如同之前所提到的,他覺得L-ISA的概念,就是要把喇叭系統擺回到舞台中央。 另一則在2018年初Pro AVL的專訪中,Christian談到,他把Line Array概念帶到市場,原則上等同於要把聲音的投射、設計成如同雷射般準確的概念帶進市場。 當一些老的Engineer看到他真的用雷射槍來調校喇叭系統的投射位置時,都覺得他瘋了。 另外一個Christian運用在Live喇叭系統設計的先驅概念,就是Coaixl同軸喇叭在Live的運用。雖然在他之前,Coaxial已經被Tannoy等品牌開發、運用在喇叭上,但都是在Studio等場合的運用,沒人覺得應該為了Live現場使用來重新設計功率承受、涵蓋類型等特性。 後來這樣的系統也被許多的品牌拿來運用(如Martin CDD Live等) 提到品牌名稱的來由,Christian特別提到那是在第一次參加德國法蘭克福大展時。那時候的品牌是叫Heil Acoustics,產品名稱也是Heil,攤位不大,但攤位內就貼了14個Heil的Logo大字。 大多數德國人只是經過,但後來有一位德國人刻意過來問他這個品牌代表什麼,這個名稱到底是想推銷什麼內容的產品給他? Christian這下才意識到問題在哪裡,因為在德國Heil會讓人聯想到 "Heil Hitler !" 的納粹敬禮用語,心想應該要改變品牌名稱了,隔天回法國就把Hei去掉,只留下L,變成了L-Acoustics。 Christian在專訪末端,特別提到知識,由於本身的背景、歷程,他知道知識對於企業、人員非常重要,因此日常對員工的訓練已經變成家常便飯般的自然了。 而他最感到驕傲的也是這群與他一起胝手跰足打拼出天下的團隊。工作團隊、人材就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Christian的一些見解實在值得我們引為借鏡呢。 Humphrey T

Center Stage、The Park主題區域 幾年前Infocomm開始設置Center Stage,專題演講就都集中在這個區域進行,每年都會有不同主題、邀請很多的業界先進、達人來分享他們的經驗、資訊等。像前幾年的IOT物聯網、這兩年的AR / VR主題等。 主辦單位也在Center Stage結合許多廠商,協力來執行這個主題區域的各項設施運作,包括Audio、Video、媒體、燈光、控制、後製、錄製傳播等等。整區系統就像是一個專業的攝影棚。每年來展會,事先都會先閱覽一遍大會的節目手冊,了解有哪些講座,也會試著排時間到此聆聽。但沒有一次能夠完整聽完一場講座,展會內有太多的新鮮事、新技術與產品急著想去了解呢。 希望明年能夠真的有機會好好聽完一場Center Stage安排的講座。 大會在展會內還有一個幾乎每位參加者都會前往的主題區,那就是The Park! The Park把原本單調的用餐區,結合了精心設計的裝飾、燈光、造景,區域內也都會擺設了快速充電區,讓這個區域獨立成為一個有趣的休息整備區域。每年也都會安排現場表演,讓用餐或單純只是休息的人,能夠更放鬆自己、好好準備參加下一個講座活動。 其他品牌區 每年也會撥空來參訪一些非PA主力的品牌攤位。 Google的雲端事業攤位,這裡有雲端產品、會議系統與電子白板等產品。一旁就是微軟的專區,展示了跟企業有關的全系列的Surface產品。 Samsung的主攤位除了大尺寸的電視外,特別規劃了一大塊區域佈置成商店街,展示各種不同大小、格式的電子告示系統。 另一邊則是他們今年的新產品,電子白板Flip。 HyperVSN的裸眼3D展示 這是由數個獨立元件組合起來的3D顯示器。依據所需要的大小尺寸來組裝,也可以單獨一個使用。旋轉式的四軸元件,可以讓投射的光線產生每秒30 frame的高清3D影像。現場看的3D立體效果還不錯呢! Video的世界越來越細緻,但也越來越燒錢 每次談到工程系統的設計,視訊永遠都是最佔預算、最花錢的一塊。 在前幾年LED電視牆一直在追求點距的躍進,但到了2015年Infocomm展場上看到P1.2點距的大尺寸展示後,似乎速度就緩和下來了。畢竟到了P1.2,已經可以非常近的距離來觀看高解析的影像了。 在Source端的部份,2015年Infocomm開始看到8K的影像播放,一直到今年Infocomm仍舊是頂級的影像格式。據說那已經是人眼的極限了,再往上也沒有意義。另外就是資料頻寬太大了,除非訂製,要不主流的傳輸系統無法負荷這麼龐大的資料流。4K的影像就已經需要10G port的Switch或Matrix來處理了,更何況是8K呢。 但在各品牌間,競爭是永遠不停歇的,雖然頂規在那,但就是要追求如何去表現、如何優化細節。 Sony今年展場在影像輸出方面,個人覺得是最令人驚豔的。展示主力所謂的Crystal LED是現場一個由288片LED顯示屏組合起來的9.6米高 x 5.6米寬電視牆,搭配Sony最新技術的第七代媒體伺服器,投射出最高8K x 2K 120 fps或16K 60fps的影像,畫質漂亮的程度真的是只能以口水直流來形容了。 現場的影像不斷地切換不同的顯示格式,是為了展示他們伺服器能夠配合各種不同信號源、自動對應到不同輸出端口格式的能力,但每次只要再切回到上圖這段最大尺寸、最高格式輸出的影像時,現場就會傳來陣陣眾人的讚嘆聲,真的太漂亮了,在很近的距離,依然能看到非常細緻、生動的畫面。 一起來看看現場的Demo: 但這樣的頂階顯示方案當然是架構在錢上面的,據媒體的報導,這個方案要價超過180萬美金,約台幣5500萬左右,挺嚇人的。 另外Sony在現場也秀出他們的新型8K攝影機UHC8300,一切都往頂規走。 參加過十數次的美國Infocomm展,展後所寫的心得分享報導,從一開始的單篇、到兩篇、到去年四篇,今年增加到五篇,每年收集回來的內容真的越來越多。今年回台後,看到攝影機內近200個影片檔,真的有的擔心起筆後停不下來呢! 今年的Infocomm Las Vegas展會,共有超過42000人的參觀人潮,一次能夠把所有產業界新的技術、資訊、產品看到、接觸到,相信是所有參加的人心裡最期待的。所以,明年Orlando,我們相約再見面! Humphrey T

RME的Dante界面 今年RME攤位推出他們的第一台Dante界面Digiface Dante與AVB界面Digiface AVB。 Digiface Dante其實具備三種傳輸界面:Dante、MADI、USB3.0,讓信號可以互相傳遞。 最大支援到Dante x 64 + MADI x 64,合計128 I/O的信號,透過USB3.0連接至電腦。是個滿超值的信號傳輸、電腦錄音界面。或是單純當成一台Dante與MADI間的轉換界面來使用。 Renkus Heinz也來玩一下Immersive音場 幾個喇叭品牌的Demo Room示範解說中,Renkus Heinz歷來是走比較中規中矩路線的,但今年Immersive Sound Field實在太火熱,他們今年的Demo Room也在一開始來了一段Immersive音場的演示,結合了百老匯很有名的TiMax系統一起來表演。 RH今年的新產品包括了TA、TX系列主動 / 被動式喇叭,系列中有具備6吋、8吋、12吋、15吋低音的點音源喇叭,以及12吋、15吋的超低音喇叭。 還有IC Live家族的新成員,IC Live X系列。 來聽聽現場的demo,IC Live X家族組合的演示。 產業最夯的是策略聯盟 今年展場上策略聯盟、合作似乎成為必要的路徑。有信號路徑上不同端口的品牌合作,如前述輸出端的d&b的Soundscape與混音端Avid、Digico、Lawo合作,還有L-Acoustics的LISA與Digico合作等,讓Immersive音場的定位操控,可以直接在控台上進行。 因此你在Avid的攤位,可以看到與d&b Soundscape整合控制的系統展示。 走到Digico的攤位,又可以看到Digico SD系列的Console,整合操控L-Acoustics的LISA系統。 基本上,兩邊不是競爭關係,合作上天經地義,而且互蒙其利。建立共同的防衛屏障,讓其他品牌難以跨越。 但今年,連互相競爭的品牌也來策略聯盟了。 最大的範例便是在今年展場同步發表的Milan規範 Milan是架構在AVB上的傳輸規範,或是說是AVB的優化版本。讓Audio、Video的信號更容易在網路上傳遞。但如果仔細看一下發起的品牌,如下: 上表可以看到d&b、L-Acoustics、MeyerSound當今市場上大型線陣列喇叭的三大品牌,彼此其實是直接衝擊的競爭品牌,現在則是三者跳下來合作推出一個共同的規範。 這在市場上真的特殊,以往的品牌聯盟,像Ethersound、Dante或甚至是AVB,聯盟內當然會有相互競爭的品牌,但他們是統合在一個獨立的推廣組織、或是發起品牌之下,講白一點就是分享聯盟旗下的利益。像這樣敵對品牌直接談合作、創立一個規範聯盟倒真的少見。筆者的看法是,因為AVB這兩年發展上的停滯現象,讓聯盟下的幾個較積極的品牌不得不跳出來協商,找一條不違原本聯盟規範的新出路吧! 且讓我們再看看後續會有怎麼樣的發展。 QSC攤位與Demo Room QSC這十幾年的擴展個人覺得相當成功。從1968創立,以生產擴大器為主力的公司,到90年代開始喇叭產品的生產銷售。而這十幾年,穩定而持續地從MI-PA擴展到CA的領域,發展一系列混音、處理器、陣列喇叭系統等產品。這幾年QSC更是全力搶攻所謂Corporate Audio的領域,從之前的企業會議系統,今年更是推出Premium Business Music Solutions的系統方案。 這個系統方案,主要是新產品的MP-M40、M80的Zone Paging Mixer,與MP-A系列的2ch、4ch、8ch Zone擴大器,搭配MP-MFC的壁座控制界面、MP Manage的平板、手機控制軟體,加上原本就很完整的Acoustic Design系列的吸頂、壁掛、吊掛喇叭系統,讓整個方案具備高彈性、高控制性、親民價位的系統方案。 MP-M系列的Rack Mixer,1U的外型,但內建的處理功能其實滿晚整的,在Demo Room裡,QSC花了一點時間來介紹它的各部功能,以及在控制軟體上的操控。 如果需要更細膩的功能、或較大的系統,Business Music Solution當然也可以與原本Q-Sys系列的處理器來結合。運用Q-Sys處理系統來提供更多樣化的功能控制,並整合更多的週邊產品。 也是因為看了好幾年QSC關於各處理器的功能展示,加上在Infocomm回國後QSC的原廠代表Sam來台灣拜訪,聊了很多QSC產品的事宜,讓我下定決心參加了QSC的線上課程,也在八月份順利取得Q-Sys的系統設計認證證書,也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對QSC的處理系統有更多的認識呢! Humphrey T

Neutrik 無線傳接系統 使用DiWA Digital Wireless Audio的技術,Neutrik的新型號XIRIUM系統讓24bit / 48kHz的Audio信號可以在無壓縮的狀況下,進行無線傳送與接收。就像他們的宣傳品所述,即便是使用便利的無線技術,仍舊可以享有錄音室品質的音頻信號。 XIRIUM Pro主要由Base Station的Tx、Rx傳送、接收基地台與Input、Output模組組合而成,Input與Output模組具有類比、AES/EBU、Dante三種格式可供選用,所以使用者可以自由選配想要的輸出入格式,煞是方便。最吸引我的當然是Dante的模組了,Dante終於有了無線傳輸的方案了。 只不過受限於無線RF頻段能提供的頻寬,一個RF ch僅夾帶兩個Audio ch,加上一個加裝輸出入模組的基地台要價約2300美金,目前的應用我猜還是在輸出端不因線材佈放限制的多點佈放比較合宜吧!不過總是不失為一個新的發展可能性。 Presonus 16M EarMix 16M顧名思義是台耳內監聽的控制器,16 x2的混音處理功能,但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它採用的傳輸方式,AVB系統。 AVB這兩年發展上有點停滯,我也曾寫過幾篇關於業界數位音頻網路系統的發展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頭瀏覽一下。由於Presonus新一代的數位混音座StudioLive III內建採用AVB作為數位音頻網路標準界面與錄音傳輸使用,可能這樣是比較方便的方式來連接耳內監聽控制系統吧。 比較特別的是16M各個ch具備三段式EQ與Limit功能,可以提供樂手更細膩的控制功能。 Meyersound的Demo Room 不同於往年18般武藝儘展的方式,今年也沒有Immersive Sound Field、電影音效、或是Constellation系統的展示,今年的Demo Room完全走Lounge Bar的輕鬆氣氛,走進去找個位置坐下來,就會有化身為服務生的工作人員招呼你要點什麼飲料,一邊喝著剛送來的熱萊姆茶、一邊聆聽Meyersound的吸頂喇叭系統聲音,這是整個展場最舒服的音效demo場地了! 偶而才會有示範人員走過來,很客氣地問你要聽那一個喇叭系統的示範,他會直接從手頭的觸控平板進行切換與播放,並向你做產品的介紹。或許這就是Meyersound今年希望呈現的方式,輕鬆中降低你的防備心,再慢慢把產品訊息放進你心裡。不管怎樣,我已經決定隔天要再來一次,因為太舒服了! L-Acoustics Demo Room 今年的Demo Room主打已經在業界引起強大注目的LISA Immersive音場系統。 上圖是demo room裡的系統架設方式,前方是5+2套的Syva與Syva Low,涵蓋整個左、中、右正面,兩側與後方環繞,則是使用10支的X8,還有Overhead環繞使用8支的X8,總計25 與Sub Low的聲道來進行整場的示範。 主持人很仔細地介紹了LISA系統的架構,從系統概念到喇叭系統、傳輸與播放系統的AVB數位網路、可以處理到64組喇叭系統的LISA處理器、已經可以整合到混音控台(比如Digico的SD系列)的LISA控制界面等。 最後還分享了幾個LISA執行的案例,包括這個在2017年於圓頂劇場舉行、使用了25.4組環繞聲道的藝術與音樂盛會案例。 以往被認為系統不易克服、成本太高無法應用在中型以上現場表演的環繞音效,在這幾年廠商的推展下(尤其是LISA系統),逐漸建立了口碑,越來越多這方面的使用案例,技術也相對成熟,相信會成為未來現場混音、表演的一個重要選項。 d&b Demo Room 今年展場內有多個品牌都在介紹自家的Immersive Sound Field系統,d&b也在他們的Demo Room內展示SoundScape系統。 同樣地,兩位主持人也是也是很用心地從概念到硬體、軟體來介紹SoundScape系統,包括運算核心、64 x 64迴路的處理器DS100以及擔任傳輸系統的Dante網路。 利用模擬軟體ArrayCalc開始進行設計、音場模擬。 透過R1 Remote軟體來進行SoundScape系統各個音源的定位控制。 來聽聽看這段現場演示的多軌音源、並以R1 Remote進行SoundScape的動態定位。 如同LISA系統,SoundScape的控制也是OSC(AES70)通訊協定相容,所以目前已經有多個品牌的混音控台可以直接整合操控。 SoundScape系統甚至還會推出VST / AU / AAX格式的Plug-in,讓使用者可以在熟悉的DAW軟體上直接指定、設計SoundScape的音場。這點非常吸引我呢! 講解過程中當然也播放許多段的媒體、應用的案例等,來加強與會人員的印象。 為了讓更多有興趣的人能夠實際體驗,d&b也在全球的據點設置多個具有完備SoundScape設施的Demo場地。在亞洲就有新加坡與日本兩個Demo場地呢。 可以看得到的,Immersive Sound Filed的系統的應用,會越來越火熱! Humphrey T

Yamaha主攤位與Demo Room 每年來看展,Yamaha攤位一定是第一個到訪的,一方面是一份情感,一方面是每年攤位都會贈送精美的帆布背袋,個人覺得是所有展區最實用的,當然要一早就來拿囉!哈! 心裡總感覺這兩年Yamaha PA的展會規模縮小了,尤其原本是獨立公司的美國Yamaha PA合併回美國Yamaha企業後,以往都會有的Studio Truck、包下獨立音樂廳、餐廳來展示Yamaha / Nexo的大喇叭系統,這兩年已不復見,變得比較保守一點。 今年的主攤位除了數位混音座區域外,3/4的區域是以CIS為主軸。包括MTX、MRX處理器、吸頂喇叭、擴大機與一些新的產品。 新的、PoE供電的柱狀線陣列喇叭VLX1-16P 搭配Yamaha自己的PoE switch hub一起展出。 老實說,可能受限於POe能夠提供的功率很小,現場喇叭本身能夠輸出的音壓也不大。 如以往的,攤位的一角有一個Live Stage,有定時的Yamaha樂器結合PA的產品做現場表演。 獨立的demo room裡展示的是年度新產品的DZR、CZR主喇叭與DXS、CXS-XLF超低音結合Nexo系統的示範。 Yamaha的UC攤位 Yamaha在多年前買下Revolabs這個品牌,整合的工作進行幾年後,在今年的展會上宣佈成立獨立的品牌Yamaha Unified Communications,正式將Revolabs納入到Yamaha品牌下。 今年的攤位也比往年還是Revolabs品牌時要大許多,部份Yamaha PA的處理器等也在此搭配展示。 攤位內是以系統整合的方式來展示,包括Revolabs擅長的會議用Mic、Yamaha的喇叭、處理器,整合一套會議室專用的音響系統。 還有今年主打的新產品CS700,Video Sound Bar,結合了廣角度的攝影機、喇叭、與可追蹤的陣列Mic於一體,加上支援包括藍芽在內的多種輸入源,讓視訊會議系統變得更方便。 RCF Demo Room RCF Demo Room也是每年必定到訪的。今年主軸放在新產品的EVox J與J Mix等。 JMIX8可以說是把RCF的數位Mixer M18整合到EVox喇叭系統上,讓Gig演出更方便,需要的Mixer、效果器等都一次帶走。可以同時輸入包括藍芽在內的8 ch信號,內建80種效果組可以選用,還有可以在iOS、Android上執行的app來進行無線操控,是個非常方便、功能強大的攜行式PA系統。 來看看現場的示範說明。 每年都會演示一下VSA系列的可控制投射軸線喇叭系統,今年重點擺在VSA2050,內建20個3.5”的單體,VSA的強項是可變投射軸線的功能,水平130°的涵蓋,垂直涵蓋30°但可以上下達10°的調整幅度,形成多種不同的涵蓋類型,來滿足聽眾位置的不同需求。 VSA一樣也有可以在iOS、Android上執行的app來進行無線操控。 一起來看看現場做VSA2050的涵蓋角與投射軸線的切換,在我坐的位置其實已經可以聽出聆聽清晰度的改變。 還有就是新產品的TT-10A與TTS-15A的試聽。 另一個重點產品是RCF最暢銷的線陣列喇叭HDL20A後續規格HDL30A。 HDL20A光美國就有超過6000支的銷量,全球其他地區還有30,000支的銷售。所以RCF對這個後續的HDL30A當然寄予厚望,不僅賦予更大的擴大器、更高的音壓、還配加上RDNet的網路控制功能在其上。 現場的試聽還搭配了SUB8006AS的後續規格、也搭配了RDNet的Sub9006AS一起示範,來聽聽現場的聲音。 Humphrey T

1
2
3
4
5
6


業界動態(29)
Mixing Console(8)
音場系統(6)
PA器材介紹(7)
數位音頻網路(4)
Power User(4)
Old School Things(1)
彩排技術(1)